中国•五台山
五台山•祈福

什么是事忏与理忏?

我们凡夫众生从无始劫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,《佛名经》云:“若不忏悔者,大命将尽,地狱恶相皆现在前,悔惧交至,不预修善,悔何及乎?当尔之时,欲求一礼一忏,岂可更得?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,放逸自恣。”

因此,忏悔业障是佛法修学的重要功课,所谓“有罪则忏悔,忏悔则安乐”。中国各大丛林道场或佛学院的出家师父们每隔半月会举行布萨,即是发露忏悔。

作为在家居士,也可以通过发露自己过失的方式进行忏悔,但并不像出家师父们一样有布萨等仪轨可循。因此,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又传授了种种忏悔的法门,令我们在发露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清净身心。具体来说,这些忏悔法门可以分为事忏与理忏两种:

事忏主要是是依《方等经》《佛名经》所说,先严净道场,燃灯敷座,请供佛像,着新净衣,长斋沐浴,供佛及僧,然后生惭愧心、厌离心,说罪忏悔,名事相忏;

理忏则是观罪性空无所有,不在内外中间,来无所从,去无所住,但由妄想心生,若妄想心灭,此罪亦灭,是名理忏。

如《普贤观经》所说:昼夜六时,对十方佛及普贤菩萨,遍忏六根所作之罪,是事忏;若观心无生,端坐正念真如,是理忏。

对于惑、业、苦三道,事忏和理忏各有偏重,如智者大师的《摩诃止观》卷二云:“事忏,忏苦道、业道;理忏,忏烦恼道。”事相的忏悔能让人清楚观察自己的身、口、意行为,明白自己所犯的过错,承担相应的责任,改过向善;理忏则能让人觉知罪性本空、自性本净,从而拔除罪根,解脱烦恼。

无论是事忏还是礼忏,都必须具备逆顺十种心,即《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》中所说的“先识十种顺生死之心,以为对治”。所谓顺生死的十种心,即是

一、妄计人我,起于身见;

二、内具烦恼,外遇恶缘,我心增盛;

三、内外既具灭善心事,不喜他善;

四、纵恣三业,无恶不为;

五、事虽不广,恶心遍布;

六、恶心相续,昼夜不断;

七、覆讳过失,不欲人知;

八、虏扈抵突,不畏恶道;

九、无惭无愧,不惧凡圣;

十、拨无因果,作一阐提。

依这十种心,即顺生死流,“从无始来,若自及他,无不皆尔”。

既知此十种心随顺生死,会导致轮回不息,那么就应当对应着起十种逆生死心,从后翻破:

一、明信因果;

二、自愧克责;

三、怖畏恶道;

四、不覆瑕疵;

五、断相续心;

六、发菩提心;

七、修功补过;

八、守护正法;

九、念十方佛;

十、观罪性空。

若能具足此十种逆生死心,悔恨厌恶自己昔日无知所作种种罪恶的行为,今闻佛法,知过而思悔改,专心一意,于三宝前披露往昔的罪行,求哀忏悔,自此痛改前非,誓不再造,自然获得三宝加被,消除罪业,乃至“无罪不灭”。

汉传佛教的古德编著有《梁皇宝忏》《大悲忏》《三昧水忏》等各种忏悔法,其特征是事忏与理忏合一,理事不二。例如大家熟知的梁皇法会,所依据的《梁皇宝忏》有具体的仪轨,通过礼拜、赞叹、诵经等种种方法,引导修行者依文起观,于拜忏时身心合一,事理圆融,必能净化内心,不留罪根,忏罪清净!

赞(2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五台山祈福_门票|导游|住宿|攻略 » 什么是事忏与理忏?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